“小品女王”金玉婷:5登春晚火遍全国,却沦落至精神病院
2025-02-15 05:12:13
甘肃省天水市简介
天水:历史悠久的陇上小江南
天水
甘肃省天水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处甘肃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被誉为“陇上小江南”。它地处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天水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旅游资源而闻名。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还是壮美的自然景观,都使天水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80年代天水
历史沿革: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大地湾遗址发掘证明,早在8000年前天水市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起,天水设有郡县,其建制沿革与中原地区基本一致。隋唐时期,天水成为陇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元明清时期,天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天水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天水市东与陕西省宝鸡市相接,西与定西市相接,北与平凉市相接,南与陇南市相接。天水市总面积为1.43万平方千米。
天水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天水市古称秦州、上邽,邮政编码:741000,车牌代码:甘E。截至2022年,天水市下辖2个市辖区(秦州区、麦积区),5个县(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天水市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天水市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天水
气候特点: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约185天;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人口
人口:截至2022年末,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5.4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8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66%,比上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54万人,出生率为8.58‰;死亡人口2.69万人,死亡率为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2‰。
天水平南油菜花
植物资源:天水市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
羚牛
动物资源:天水市栖息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透辉石
矿产资源:天水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银、铁、铜、铅锌矿产,零星分布有钨、钼、锡、铬、镍、锂、铀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透辉石、白云岩、长石、萤石、磷、建筑用石材等、能源矿产主要有地热。
浆水面
浆水面:它是用发酵的酸菜炝炒做卤而制成的面条。浆水面酸辣清香,酸菜用野菜腌制,味道独特。浆水面鱼也是天水的风味小吃之一,制作方法与浆水面鱼相似。
天水呱呱
天水呱呱:是甘肃天水的一种汉族传统风味小吃,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呱呱以香、辣、绵、软著称,口感独特。它起源于汉代,因为天水人喜欢吃“锅巴”,所以将呱呱制作成一种锅巴,因此得名。
甜醅子
秦安甜醅:是一种美味香甜、酒味甘醇的传统小吃,属于甜食。是将优质冰糖色白小麦在石碾上舂皮后,淘净煮熟、晾干,在不同的季节,掌握一定的温度,用名酒曲配合发酵约36小时后即可食用。发酵工艺以曲子为主,关键在于掌握温度,发酵时所反应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不仅味道特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
天水麻食
天水麻食:是一种面制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核形中间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块制做而成。它的主辅料相融,筋韧爽滑,乡土气息浓郁。制作麻食十分简便,对配料没有严 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荤可素,普通家庭常以此调剂饮食花样。
秦安麻腐馍
秦安麻腐馍:一道经典的传统小吃。馅料用麻子磨制而成,以五香粉、食盐、葱花等佐料拌入并适当加入猪油,用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做包皮。成品馍洁白松软,香味独特。
张家川红花牛
张家川红花牛:张家川红花牛宰杀后从胴体上看,新鲜肉肌肉有光泽,深红色均匀,即色泽、气味正常,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切口稍潮湿而无粘性。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应立即复原,无酸、臭等异味,具有鲜牛肉的自然香味。
天水酿皮
天水酿皮: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凉冷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即可。面粉中的蛋白质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
天水酒碟
天水酒碟:是以天水本地产蔬菜胡萝卜、菠菜、绿豆芽配合耳丝、口条、肝片而制成的特色小菜。天水酒碟的食材搭配以胡萝卜丝、菠菜和绿豆芽为主,再配以其他配料如耳丝、口条和肝片等。
天水扁食
天水扁食:有荤素两种,汉族的扁食偏荤素,回民区的大多为素扁食。扁食的汤和浇头都更为重要,大碗里要搭配菠菜、豆芽等等,油泼辣子和当地特有的胡麻油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荤素,扁食的汤和浇头都更为重要,大碗里要搭配菠菜、豆芽等等。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由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风景点组成,景区内动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地质地貌,气候典型独特,石窟文化保存完好。
伏羲庙
伏羲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大像山
大像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周一-周五8:30-18:00,周六、周日8:00-18:00)。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因山巅修凿大佛像而来。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像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因山体呈旗帜状,又称文旗山。大像山现存洞窟22个,面积554平方米;木构建筑15处,面积3903平方米,有800平方米的栈道将各石窟相连。
玉泉观
玉泉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 08:00-18:00)。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海拔高度1230米。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
武山水帘洞
武山水帘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08:00-18:00)。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水帘洞是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石窟亭宇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修建,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等著名景观,尤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等最为珍贵。景区内有享有亚洲之最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稍寺大佛。
天水净土寺
天水净土寺:也称曼殊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与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相邻,同附近的仙人崖、石门、曲溪等自然景点共同组成闻名全国的风景名胜区。自唐末宋初以来,先后以“寄骨寺”、“京都寺”、“净土寺”而演更。
南郭寺
南郭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8:00)。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
天水
天水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地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天水市的信息,可以前往当地政府网站或旅游局官网进行查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机遇。
2025-02-15 05:12:13
2025-02-15 05:09:58
2025-02-15 05:07:42
2025-02-15 05:05:26
2025-02-15 05:03:10
2025-02-15 05:00:54
2025-02-15 04:58:38
2025-02-15 04:56:22
2025-02-14 11:52:24
2025-02-14 11:50:08
2025-02-14 11:47:52
2025-02-14 11:45:36
2025-02-14 11:43:19
2025-02-14 11:41:04
2025-02-14 11:38:48
2025-02-14 11:36:32
2025-02-14 11:34:16
2025-02-14 11:32:00
2025-02-13 19:06:43
2025-02-13 19:04:27